名作欣赏
艺术新闻
美术技法
      1. 怎样画牡丹(国画牡丹技法)
      2. 一、牡丹的结构名称 整株牡丹,由花、蕾、茎、叶、干、芽等组成。每年春季花后,芽胚即在干和嫩茎之间形成,到秋冬季节,芽苞渐大。到第二年初春芽衣张开,叶芽长出,到四月初,花苞从叶芽中抽出,花茎渐高,茎上分枝生叶,花茎高约一尺许,茎顶只生一花。叶柄长而互生,从下往上生出三至五批叶,每批为三叉九叶(因品种不同,多者一茎生十余批叶),到上端一叉三片,近花部分是单叶。花苞又分小蕾和大蕾。花蒂由上下两层萼片组成。上有大萼三片,下有小萼(复萼)六片。花头中心有雄蕊和雌蕊,雌蕊在花心正中,状如小石榴,雄蕊由蕊头和蕊丝两部分组成(图1)。 二、牡丹花头的画法 花朵的概形和花瓣的排列 ...[详细]
      1. 怎样画葡萄
      2. 第一章 葡萄的基本知识 1、基本知识 葡萄是栽培历史极其悠久的果树,别名有:蒲陶、蒲桃、草龙珠、贝紫樱桃。在5000—7000年前,葡萄就广泛分布于中亚细亚、南高加索、叙利亚和埃及等地。15至19世纪,葡萄栽培又发展到南非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等地。 我国栽培葡萄的历史,可以追溯到西汉武帝时。古代文献记载,最早是张骞出使西域期间从当时的大宛国引入的。 目前我国葡萄有600多种,巨峰(紫褐)、红富士(红紫)、玫瑰香(黑紫)、白香蕉(黄绿)、金后(黄绿)等都是人们熟悉的优良品种。 葡萄是多年生攀缘植物。它的茎习惯称为蔓,自地面到分枝一段为主蔓,依次为分蔓、侧蔓、结果...[详细]
      1. 鹰的画法
      2.   1、开笔取势一般先从背部。取较大号狼毫或獾毫笔饱蘸清水,去多余水后蘸适量浓墨稍调,然后依其长势画前背羽片。行笔要自然,内点外推要随意。   2、前背羽毛蓬松,点时较顶它部位笔触大、水分饱、节奏快、力量重。发挥出笔尖、笔腹笔根三者间浓淡干湿自相凋节的性能,达到不花、不平、不死、不枯、不涝的艺术效果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&nb...[详细]
      1. 水墨人物画技法(一):从速写入手
      2.  速写既是素描的浓缩,同时又是向水墨画过渡的最好途径。作为一个水墨人物画家基本功之一,就是画好速写。   在前辈画家中,有不少速写高手,他们的成功,速写起了很大的作用。而有些速写,本身就是很好的艺术品。   只画素描的人,不一定能画好国画。纯粹靠素描基本功而不与速写结合起来,很可能走向僵化、刻板,失去生命力。反过来说,简单、概念化的速写也不能适应水墨画。速写是素描的浓缩,很多素描的道理可在速写中得到应用。当然,马上解决素描和速写之间的衔接很不现实,应分阶段来进行。   首先,应该通过画速写来解决造型问题。在这个阶段所进行的工作是大量的,一定要有秩序,可先从画头像入手。头是人体最...[详细]
      1. 水墨人物画技法(二):用笔
      2. 在中国画里,用笔与用墨是相互依存的,笔以墨生,墨因笔现。没有墨,笔迹就不能留在纸上;没有笔,墨也不能产生丰富的变化。用笔一般讲中锋、佃U锋等方法,凡提到水墨画的技法都会涉及到这一问题。   笔在纸上的痕迹形成线,对线的分析,可以帮助我们对用笔的理解。唐宋以前,古人在绘画中的用线并没有像现在这样丰富,那时用线的主要功能还是以画轮廓为造型手段。其特点就是平面、装饰、散点透视及注重形式的应用。宋代,山水画的兴盛使中国画的用笔产生了一个飞跃,除了中锋用线外,又出现了侧锋的几种笔法。斧劈皴的产生,说明了中国画的用线不但有表现外轮廓的作用,还有塑造体积、质感的功能,使中国画的用笔逐渐地丰富起来。(见附图宋代山水)后来发展...[详细]
      1. 水墨人物画技法(三):用墨
      2.  在中国画的创作中,与用笔同样重要的就是用墨。墨有油烟墨、松烟墨。画人物画用油烟墨为好,如101油烟墨,墨色以偏冷为好,有的墨研出后发黄发红,则差些。墨块要用蜡封住,或用透明胶带缠绕,以防干裂。砚台则以圆砚为好,要经常涮洗,切不可混进颜色和墨汁。古人说“研墨如病夫”,这是说研墨不宜太快,要平稳,手用力而研得慢,这样才能研出好墨。   我不提倡用书画墨汁,墨汁最大的优点就是省事,别无益处。首先墨汁墨色变化少,再则它留不住笔痕,不透亮,发闷,尤其是不见淡墨之优势,墨色效果像棉花套,不能趁湿复画,而且在托裱时极易跑墨,给裱画师傅们出了不少难题。尤其在国画写生时,用墨汁会给绘画过程带来很多的麻...[详细]
      1. 水墨人物画技法(四):用色
      2.  中国画颜料主要是天然颜料,有石色、水色之分。石色,即矿物质粉状颜料,用时需调入胶水。石色稳定性好,覆盖力很强,千年不变色,且沉着厚重,漂亮而不火气,如石青、石绿、朱砂、赭石等等。初学者可先用铅管装的石色,效果虽差些,但还比较方便。水色,是从植物中提取的颜料,稳定性能较差,但易与水调和,并较易与墨协调,如花青、藤黄、胭脂等等。   人物画的用色要与水墨配合好。水墨画要以水墨为主,颜色为辅,过分用色反而会失去水墨画的特色。   在用色方面,前辈有不少能手,如任伯年、黄胄等。任伯年作画用色很多,但与笔配合得很好,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。用色不与笔性配合就像水彩画,水彩讲笔触,中国画讲笔味,即:书法金...[详细]
      1. 水墨人物画技法(五):调子
      2.  用色最忌东一块红、西一块绿,或完全从固有色出发定色调,这样的用色会令人烦躁。一幅作品,用色应形成统一色调。如《买猪图》,用的是绿调子,花青色的柳叶,石绿色的头巾,老太太穿的花青条的衣服,在前面主要形象的颜色里都适当地调进石绿和花青,后面的人群都统一在绿调子里。买猪的场面本来人很多,熙熙攘攘,人抓猪,猪乱叫,如果用红色做调子的话,肯定很乱,会给人视觉上不舒服的感受。而用绿色的冷调子统一后,画面就安静下来。这里虽然吸收了油画中用色的方法,但由于处理得比较得体,加之生动的笔墨及墙上大块的空白和老汉身上大块重墨的对比,不但没有影响中国画的特色反而增色不少。   另外一幅《八个壮劳力》,用的是红调子。沃土、夕阳、人的...[详细]
      1. 工笔人物画技法(一):铅笔稿
      2.  作者简介:刘泉义,1964年生于河北省清苑县,1983年于河北省工艺美术学校装潢专业毕业,1989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,现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、副教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擅工笔人物,以画盛装苗女著称。作品多次参加国内重要展览,并有获奖。   这里先扼要介绍一下工笔人物画。   工笔人物画有淡彩、重彩之分。淡彩法是基本以墨、透明色为主的画法,适合表现淡雅清秀、朦胧虚幻的境界,有利于发挥墨与色的晕染作用,画面丰富、含蓄。重彩法是主要以不透明的石色颜料为主的画法,其中间用墨及透明色,特点是色彩浓重绚烂、富丽堂皇,具有一定的装饰味道。淡彩法与重彩法虽可单独存在,但不宜截然分开。淡中有重...[详细]
      1. 工笔人物画技法(二):落墨
      2.  1.过稿   纸与绢的选用:工笔画一般使用熟宣纸或熟绢。这种纸与绢具有抗水性能,吸水性能弱,适于反复渲染。纸有“冰雪宣”“蝉翼宣”则“清水书画”等,绢有“仿旧绢”“素白绢”两种,可根据画面所需选用。写生一般用“素白绢”为宜。由于当今绘画风格的多样,个人兴趣的不同,选用不同质地的绘画材质也多了.有经过自己加工处理的棉布、亚麻布、皮纸等。这些材质的效果不同于熟宣纸和熟绢,别有一番情趣。   过稿就是把铅笔稿誊在熟纸或熟绢上,一般是用拷贝的方法过稿,就是把...[详细]

    Powered by SiteMagic © UC&Manage
    Processed in 0.174(s)   32 queries by cache
    update: